龙腾小说_书包族小说网 > 修真小说 > 老太君梅姨娘 > 章节目录 胎穿
    正月十五元宵节,正是火树银花、游龙戏灯的好日子,京城是天下最繁盛之府,上元灯会更是繁华绮丽至极。正所谓“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青年男女打扮一新携灯带花希望来一场美好的邂逅,老人儿童上街走百病祈愿新的一年身体健康无病无灾。贵族平民都喜气洋洋溢于言表,欢度美好节日。



    此时的永宁公主府,灯火通明,人声鼎沸,丫鬟婆子紧锣密鼓的忙活着。



    “小桃,快把水倒了,再去厨下换盆热水来。”



    “杜鹃,再拿些棉布和参片来。”



    “公主,听我的话,现在先停,好,呼气,吸气,用点力,已经开了宫口了,看到孩子了!”



    床上躺着个面色苍白满头大汗气息不稳的少妇,即使是这样狼狈的情况下依旧可以窥见其秀丽的容色,两个嬷嬷分别按着她的双手和头部,另一个婆子正挤压着她高高隆起的腹部。众人各司其职,迎接这个新生命的降生。



    “哇”……一道洪亮的婴儿哭声在喧闹的夜里响起,“恭喜公主,生了个漂亮的小千金!”



    接生婆子小心地剪断婴儿的脐带,言语欢快向公主道喜,公主抬起眼皮看了眼刚落地的女儿,便昏睡过去了。



    婆子们稍微帮婴儿擦拭了下身子,便拿事先准备好的小襁褒包裹好,抱到外间给孩子的家人看。



    面如冠玉剑眉星目的驸马瞅了一眼孩子,问道:“公主如何了?”



    接生婆子瞧着驸马脸上没什么喜色,谨慎答道:“公主太过疲累,已是昏睡过去了,休息一阵便没什么大碍的。”



    驸马交待奴仆们好生照看便撩了帘子出门了。孩子的伯母婶娘等人随口夸赞几句漂亮乖巧也各自回去安置,等了大半宿也都累了,为了公主生产大家伙连宫里的宴席都没去参加呢,总算是平安生完了。只留下满屋子的丫鬟婆子收拾残局。



    杜鹃满面忧愁对杜姑姑道:“虽说姐儿也不错,可毕竟哥儿才是公主的依靠呢,公主的日子本就不好过,这回---”



    杜姑姑立刻拉了脸,“姐儿又怎么了,便是个姐儿以后也是县主,比这国公府其他姑娘都要尊贵,公主既然能生,就不愁没有哥儿,先开花后结果才好呢,若是咱们都这样看姐儿,还指望其他人尊重她吗?”



    杜鹃忙低头受教。



    倚梅阁里头,主子奴才也是半宿没睡,梅姨娘听得公主生了个姑娘,喜得连声谢谢菩萨保佑,“我道她是个没福的,白担了个公主名头,爹不疼娘早死,又不得夫君婆母疼爱,求神拜佛寻医问药这么多年,却是个赔钱货,哪像我夫君宠爱儿女双全,以后这公主府迟早是我家琢哥儿的!”



    大丫鬟春兰忙附和:“可不是,她哪比得上姨娘有福气,五少爷七姑娘龙凤双生子,谁不赞一声金童玉女,婢子可是听说,那边刚生的丫头丑兮兮的,驸马爷瞧了眼就走了,哪像当初您生哥儿姐儿那会儿抱着舍不得撒手呢!”



    其实刚生下来的孩子都红彤彤皱巴巴的哪有好看的呢,只春华为了贬低主院抬高自家主子可劲儿的损人家刚出生的小娃娃。



    林国公府里,众主子都要回去安置了,二房和三房的院子隔得近,二夫人苏氏和三夫人何氏便结伴而行,何氏向来嘴上没把门的,此时远离了公主府便开始放小话:



    “公主也是不容易,成亲五载好不容易有孕才得了个姑娘,刚才瞧四弟的样子,可不大欢喜,也是,四弟早就儿女双全,又是他心尖尖上人生的,哪还稀罕这个呢,只可惜了刚出生的九姑娘――”



    “弟妹慎言!”



    苏氏再听不下何氏妄言,打断她道:“公主是金枝玉叶,不管她生男生女都是好的,九姑娘有皇室血脉,又是公府嫡女,如何会可怜?四弟就这一个嫡女怎会不疼?弟妹今儿这话,我权当没听过,可莫要再说了!”



    苏氏说完便撇下弟妹带着丫鬟婆子先走了,只留下何氏在原地愤愤不平。



    松鹤院里,老太君听说公主生了个姑娘,让人去备礼明儿送到公主府去,一边对心腹钱嬷嬷说道:“这么多年好不容易冒个信儿,却是个姑娘,老四也老大不小了还没个嫡子,总是怨我偏疼琢哥儿,她要是给我生个有皇家血脉的嫡孙,我保准疼他把其他人都比下去!”



    都说小儿子大孙子,老人家的命根子,老太君最疼驸马这个幼子,所以对于当初梅姨娘抢在公主跟前怀胎,明知于理不合,瞧着公主没反对她也就顺水推舟了。长子林国公却极力反对,最后母子二人各退一步,和驸马约定若是个女儿就留着,若是庶长子一生下来就溺死。



    老太君和驸马只得满心期待梅姨娘生个女儿,没成想梅姨娘肚子争气,生下对龙凤胎来。古代双胞胎极少,龙凤胎更是罕见,在哪里都是被视为吉兆的,老太君立刻就反水了,死活要留下孙子,林国公拗不过老娘和幼弟,又看公主也没反对,只能任他们去了。



    老太君将两个孩子疼到心肝里,隔三岔五就接到国公府来小住,生怕被公主欺负了。



    钱嬷嬷听着老太君的话,心想老太君年纪越大越糊涂了,便是龙凤胎也不过是庶出,公主就是生个姑娘也比那两个叠一块儿强。嘴上却是劝慰道:“先开花后结果也是好的,公主既然能生,老太君还愁抱不到嫡孙吗?”老太君想想也是,歇了这想法安置了。



    宫里第二天就给了赏赐下来,内务府太监送来的,公主也知道皇帝忽视她,这赏赐都是皇后办的,也没奢望皇帝能给女儿什么封赏。



    公主的女儿都封县主,不过这什么时候封却是有区别的,一般都是及笄时封,也有个别受宠的,譬如皇长女晋国公主的女儿一出生就封了丹阳县主,她的宝宝却是没这份体面的。公主对娘家没什么感情,对夫家更没抱什么期望,她的女儿自己来保护。



    安晓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梦到自己死于胃癌晚期,然后穿越到古代,成了公主刚出生的女儿。



    她怎么会做这么离奇的梦呢?



    而且这个梦很长很真实。



    嗯哼~



    如果自己真是公主的女儿倒也好,在阶级分明等级森严的古代封建社会,这是一个含金量顶高的身份,只要没遇上改朝换代,她应该会过得不错。



    公主很温柔很漂亮,对安晓很好,安晓每天过着吃喝拉撒睡的幸福日子,前世迫于生计每日奔波操劳,多年没过过这样惬意的日子了,她恨不得这个梦晚点醒来。



    梦总是要醒的,洗三日便是安晓梦醒时分。



    古代女子洗三时要扎耳洞,接生婆子先是用两颗黄豆给她按摩耳垂,待到耳垂麻木没有知觉,便用在火上炙烤过的针给她扎耳洞,尖锐的疼痛感令安晓清醒过来,她立刻“哇――”一声大哭起来。



    婆子在旁说着吉祥话,满堂宾客也说着祝福语,洗三时孩子哭的越响亮越好,小娃娃中气十足的哭声赢得了满堂喝彩。



    婆子将她抱到里间,给她耳垂处抹了些清凉镇痛的药膏,公主娘温声细语地哄她,却怎么也哄不好。怀里的婴儿平日里很乖,今日可能真是扎疼了,一直哭闹,吓得公主传了太医来诊治。



    却不知,小娃娃不会说话也不会表达情感,只能以这种方式来哀悼自己红颜薄命的前世。



    安晓原也是富贵人家的孩子,父亲的生意做得很大,母亲是家庭主妇,安晓是独生女,一直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



    比起其他豪门贵族小三上位私生子女争产的丑闻,安家可以说是模范家庭,即使安母只生了安晓一个女儿,父母依旧相濡以沫,把所有的关爱和心血都倾注到唯一的女儿身上。



    这种公主般的生活一直持续到安晓十八岁。然后,父亲生意失败,跳楼自杀,留给安晓一比巨额债务,母亲突发心肌梗塞从此缠绵病榻。



    生活倒了一大盆狗血到安晓头上,从公主变成灰姑娘不过一夕之间。



    安晓放弃了读重点大学的机会选择了一个专科学院,因为这样可以免学费,还有助学金奖学金等补助,她再做几份兼职,一年可以赚不少钱。只是这点钱对于那巨额债务不过杯水车薪。幸运的是,她青梅竹马的恋人一直陪在她身边。



    两家是世交,他们俩一直是众人眼中的公主王子,家世好,相貌好,性格好,学习好,两家父母从小就喜欢开玩笑说等他们长大了结婚。



    等他们真的长大了,王子还是王子,公主变成了灰姑娘,王子的父母瞧不起灰姑娘的身份,想让王子和另外的豪门贵族联姻,王子却对灰姑娘不离不弃。



    安晓有她的自尊,她一直坚持等自己还完了债务再嫁给她的王子。直到灰姑娘变成了老姑娘,王子变成了大叔,安晓终于还清了债务,答应了恋人的求婚,却被诊出胃癌晚期。



    安晓没有去医院垂死挣扎苟延残喘,而是选择和男友去一个宁静的小镇,在一个小教堂举行了婚礼,度过了生命中最后一段美好时光。



    安晓想到前程往事,哭得不能自已,她还没享受够婚后生活,还没有一个孩子,方霁等了她那么多年,好不容易修成正果,就天人永隔,自己上辈子,最对不起的就是他了!想到这个,安晓愈发歇斯底里!



    这边公主也是万分焦急,太医开了副安神汤药,孩子哭得嗓子都哑了,药也喂不进去,公主急得掉眼泪,陪着孩子一块儿哭,丫鬟婆子们一边安慰公主一边哄孩子,屋子里一团乱。过了小半个时辰孩子哭累了渐渐睡着了,屋子里才算是安静下来。



    公主摸着女儿红肿的耳垂,轻轻给她吹着气,眼泪又不争气的掉下来,杜姑姑在一旁安慰道:“公主快别哭了,月子里可哭不得,别伤了眼睛,女孩子都要走这一遭的,好在现在姑娘家不用缠足,若不然公主可要心疼死了。”



    前朝盛行女子缠足,本朝开国皇帝出身微寒,倒没有大户人家的缠足习惯,皇室女子都不缠足,全国上行下效,许多大户人家也渐渐废除了这一习惯,只有一些自诩书香门第世家大族的老古板还会奉行这一套。



    公主道:“这世道对女子不公,我只恨宝宝生为女儿身,日后总有许多苦楚。”自己身为公主尚且如此,更何论女儿将来只是县主呢。



    驸马自孩子出生后看过一眼,这三天面都没露,古代有产房污秽,男子不得入内的说法,九姑娘出生后一直留在公主身边,驸马乐得公主生产他可以名正言顺的陪梅姨娘。梅姨娘生的五少爷七姑娘今年三岁,正是活泼纯真的时候,在驸马看来比刚出生的九姑娘讨喜得多。



    国公府也是淡淡的,宫里对公主不重视,驸马和老太君也对新出生的九姑娘没多大欢喜,众人都只中规中矩的送了礼来,挑不出错处,要说多热络也没有。



    今儿来的客人倒是不少,多是看在林国公府的面上,新年刚过,大家都忙着规划这一年的工作日程,过了个年人都懒了,可不得振作起来,能在在百忙之中抽空来参加一个小娃娃的洗三礼,总不能是冲着永宁公主来的。



    至于公主这边的皇亲国戚,几位公主府上都是派了代表来,只向来圆滑的永福公主亲自来了。



    今上的几个儿子都分了封地,每年都要回京过年,出了正月就要回封地,如今有外甥女的洗三礼做借口,他们乐得在京里多呆几天,顺便和林国公府拉拉关系也是好的。至于此次宴会的主角,交给自家女眷去料理吧!



    公主想着今日洗三情状,连自己娘家人都往国公府凑,自己当真是孤立无援,又想起两位皇姐家的女儿洗三时的盛况,不由心底黯然。



    自己比不过几位姐妹,难道宝宝也要仰人鼻息?为人父母总是想把最好的给孩子,她以前不想争也不敢争,如今有了女儿,心底第一次有了争权夺利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