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_书包族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王文茵杨以安 > 章节目录 第二章:初见
    王文茵出生在1942年2月14日,就是我们现在称之为情人节的这一天,也恰是那年的元宵节前。老一辈人的眼中总认为正月里出生的娃娃以后都会成长为干大事、成大业、有担当还是一个有着远大志向抱负的人。



    其实老话说的一点也没错。王文茵这一辈子当了一辈子老大、一辈子的女强人。我其实很难想象,一个女人忙碌了一辈子,奔波了一辈子,爱了人一辈子,还争强好胜了一辈子。一个人的一辈子要活得有多累,却同时又能十分擅长于释怀,才能把一辈子活得那么普通又那么的精彩。



    自王文茵出生后到少年成长期的几年内,她的父母又陆陆续续的有了四个儿子和两个女儿,最小的孩子与她相差了十五岁。作为家中的大姐,她始终贯彻着“长姐如母”的老话,她始终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很重,与家人的羁绊很深。可是,无论怎样,爱情总不会因为这些事情就推迟了它的到来不是嘛?它总会让你无处躲藏的。



    不知道大家的名字有没有寓意,但是王文茵的名字是父母托关系请到村里有名的教书先生花费了九九八十一个小时才确定下来的,无数次的翻阅那早已破烂不堪的《论语》,《诗经》等“珍藏”版的旧书才终于找到一个合人心意的名字。正如《秦风?小戎》:“文茵畅毂,驾我骐馵”。文茵:车中的虎皮坐褥。这个词外柔内刚,承载着的是父母对她即将来到人世间的满满的期待以及寄托在他身上对未来的无限期望。



    作为家里的大姐,文茵从几岁起就开始学着做家务,做饭炒菜,甚至开始尝试着替劳作的父母照顾年幼的弟弟妹妹们。不得不说,她可能天生就是照顾人的一把好手,父母劳作时,文茵会背他们上山拔草,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她帮父母做农活时,他们在旁边玩耍。甚至在她做饭时,小的们也要完整地围成一圈,一个个张着嘴为了一人讨一口吃食。



    就这么清贫又幸福的过了十来年,在她十二岁那年,在那座离家不远的小山丘上,遇到了那个携手一生的男人,哦,不!现在还只是一个青涩的男生。



    说来奇怪,世界上的爱情迸发的方式有千千万万种,可是他们的爱情却也不免落了俗套,那种爱情萌芽叫做:我们两个刚好一见钟情,诚君悦我。



    他们的初见,不在电闪雷鸣、倾盆大雨的阴天,也没有在多么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的晴天,只是在一个很稀松平常的刮着小冷风的秋天。



    “母亲,我去山上摘一些菜去,很快就回来”王文茵为了给家里做一些时令菜也是费尽了心思。



    “好的,茵茵外面风凉,穿件衣服再走…哎,这孩子,怎么就这么着急的跑出去了呢”王母话音都还没落就见大女儿已经衣着单薄的跑出去了。



    王文茵气喘吁吁地跑到山上,采了足够多的菜保证家里的人都能吃上之后,她才意识到这也真是一件体力活,她干脆不顾及形象“噗通”一下的就瘫坐在地上,她想“



    我又要顾及什么呢!这可是我自己的秘密地盘。”



    可是毕竟是秋天到了,秋风寒凉,饶是刚刚出过一身汗的王文茵静坐一会之后也感觉到了冷意,可她并不打算立即起身回家,因为她不经意间环顾四周的时候发现:



    自己平日里来山上读书时候,那棵时常倚在身侧的大树,如今却被一个看背影就很青涩的大男孩占据了。不过就那么普普通通的斜倚在树底旁,王文茵却觉得自己只看着背影就看醉了。



    “这一定是一个很爱干净的人,虽说是斜倚在树旁,但是他的姿势就像是端端正正的坐在我面前一样,没想过乡下还有这样的一号人物”王文茵暗暗在心里想着,脚步却不受自己的控制一点一点向那人靠近。



    许是终于听见了旁人小心翼翼靠近的脚步声,男孩终于支起自己靠在树干上的身子的懒散的向后望了一眼。



    “哇塞,没想到我这么小心还是被发现了,要不然我赶快离开这吧,好可惜还没有看到这个男生的脸”



    小心挪动的王文茵看到自己的靠近却打扰了别人的清净,身子一僵,本想转身跑开的她,发现自己实在是对那张脸有太强的好奇心了根本挪不开脚步。



    “就偷偷望一眼好了,看完我就跑”暗自下定决心的王文茵迅速抬起自己的脸,却直接被男生疑惑的目光逮住,王文茵心中“砰”的一声跳动,两人对视了。



    而王文茵充满矛盾心理的才抬起头来那一刻,却变成了两个人这辈子中的内心回忆中最美好的对视。



    在那微乎其微的几秒后,男孩终于意识到自己的姿势在外人面前实在是不雅观,他迅速却冷静地站起来,迅速拍拍自己身上几近没有的土,向对面那个梳着马尾辫,穿着花裤子的小姑娘,伸出手,说:



    “很高兴认识你,我叫杨以安,就住在乡的南部。”在男生主动说话的那一刻王文茵感觉风儿都静止了。



    同时也是在那一刻,就是那伸出的一只细嫩白净、毫无瑕疵的富家少爷般的手让王文茵内心胆怯了一下却又不受抗力的回握住,被迷惑了甚至理智已经出逃,只凭借本能在迅速地回答:



    “我也很高兴认识你,我叫王文茵,我家就住在这小山下面,有空一定要来我家玩,好看的小哥哥。”



    而这双手的主人,这个文茵心中好看的小哥哥―杨以安正是未来与她同甘苦、共患难、共度余生的男人。这双如同富家少爷般的手也在不久的将来因为家中巨变渐渐的磨出茧子,变得黝黑、粗糙,但更接近一个男人的双手,顶起天地的男子汉的双手。



    “无论你在这个世界里做过些什么,总有一些时刻会想要孤僻过”



    杨以安先生,1939年7月19日出生,因为他外公家当时在乡中是赫赫有名的大财主,所以可以说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小太子。他出生时外公为他母亲请了专门的产婆、接生婆,外面还有一些经验老道的医生以防生产出现个紧急情况,不过他倒是一个善解人意的主,让母亲安安稳稳的生下了他,没有那些小说里的那些套路难产、血崩什么的。父亲和外公一众人等在屋外,没过多久就听到了一声洪亮的啼哭,接着就是产婆来报喜说是生了一个带把的小少爷。



    起名这件事说起来,“以安”这两字并不如“文茵”两字来得曲折,杨家外公毕竟是当时富甲一方的财主,家中自是请了私塾先生来启蒙开化自家的孩子们。



    私塾先生用着最新的《论语》本子,一页一页的查看那个名字更加温文尔雅一些,最终找到了“修己以安人”这一句,概括起来就成了这个名字。(以:以慎为键、以诚相见、以德服人;安:平静、安然、安谧)两字相连起来寓意吉祥,又自有一种“腹有诗书气自华”之感。



    好日子总是飞快的向前走着,过了没几年,他的父母又为他添了一个弟弟,两个妹妹。说起来还是家中富裕,常常雇佣人做家务干农活,所以以安那双少爷般的手在前十年里生生养着成了这般修长白净细腻。



    所有的杨家人本以为日子还是会同往常一般懒懒散散的转过去,然而1952年,全中国上下开始推行“一五”计划,杨以安的外公家随之也渐渐的没落下来,家中的佣人四散,连当时所谓的工资——粮食都开始变的库存有些紧张。



    杨家又是一个明事理的,把所有未结的工粮都结清之后,家里供人吃的粮食也所剩无几。不过老话说得好“饿死的骆驼比马大”,把杨家多余的劳动器具租赁出去,把多余的牛羊拉到集市卖了之后,以安家中又度过了三四年“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安闲日子,直到他遇见那个扎着马尾,穿着花裤,比两个妹妹还要好看的小姑娘。



    那天本就是一个稀松平常的日子,在家中感到憋闷的杨以安打算独自出去转转,他穿着自己最普通的衣服,手中拿着一本先生正在教的书。就在他整顿好一切准备出门时,无意间瞥了一眼窗外的那座山,杨以安突然觉得那座山就是他最好的去处。



    他携着一本书出门,直奔着那座山的方向去了,一路上目不斜视的往前走,他心里只有那座山。



    杨以安这么一路走下来,他心无旁骛,不代表遇见他的人也能同他一般。有的小女生与他擦身而过时无意识的就驻足在那里,回味刚刚那个男生俊秀的长相,如书中所写,画中出来的那般儒雅的气质,挺拔的背脊还有那修长笔直的双腿。



    直到回味之后终于惊醒,想要去向那般谪仙的男子搭个讪,却失落的发现他早已经走出了自己的视线。懊恼的长舒一口气,又想起那男子满身不带人间烟火的气息和他完全不相符乡下的穿着打扮,便彻底放下自己的情怀,只留下一声暗叹:



    “此人果然非乡间凡物,遇见了都算我三生有幸了”。



    杨以安完全不知道这些少女们的小情怀,他望了望近在眼前的山坡,毫不费力的爬上去,恰巧看到一棵枝繁叶茂,树根错综复杂的歪脖子树,最适合在树下读书和小憩,不作他想便迈步前去。



    安闲悠哉的度过一个下午,杨以安本倚着这棵歪脖子树睡着了,却被突然靠近的脚步声惊醒。他略带不满的回头,却只见靠近的是一个淳朴气息的姑娘,随之他的不满情绪很奇妙的被安抚住,他也终于清醒起来想同这个气息让他觉得舒服的小姑娘打个招呼。



    不妨问问我当时自我介绍时小哥哥心里在想什么,他在想:



    “这小妹妹真好看,比我家两个妹妹还要漂亮,还透露一股劳动美在里面,想和她交个朋友~好紧张喔,第一次主动自我介绍”



    在未来,这两个互相认为彼此好看的人,有了三个好看的孩子,而我母亲大人就在其中,所以基因显示,作者我也是一个好看的小姐姐。



    在那个小寒风吹过的秋天,以安先生遇见了他的命中注定,也是在那时,爱情的萌芽出现了。



    我常常想用一句诗来形容杨以安先生,总是找不到最恰当的那句诗。他为人朴实却不是很憨厚,他面容英俊却不是勾人的邪魅,他经历丰富却没有风花雪月,他为人真诚又少了一丝浪漫,他不是吸引所有女性喜欢的那种类型,但他是值得人去爱的男人。



    若你用三分真心来爱我,我必以七分实意来待你;若你用十分真心来爱我,那我亦爱你死不足惜。



    所以那个秋天,说起来也不是很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