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就是作为岛上商人,韦英舟很有把握未来对方一旦犯错,就是国新成为第一的时机,他觉得自己接受那么多教育,又在发达先进地区做过买卖,外部的人脉关系都不是对方那种乡下土鳖能比的,所以只要熬下去,肯定能在对方犯错倒下后崛起。
双方有着血海深仇,但我不会跟你拼命,反而是不断韬光养晦,然后等着你先一步挂掉。
虽然这办法有着各种无奈,但不这样干,熬不过最近这几年。
江晓东知道韦英舟会同意,在食品厂开会的时候,他就抛出了方案。
虽然有人反对帮助老师傅,但也有人觉得并不是真的帮对方,而是让对方麻痹,没有开辟全国渠道销售网的决心,未来对方的命脉都慢慢掌握在大康手中,最终的结果只能成为大康的子公司。
江晓东觉得这世上做买卖就没有百分百稳定和不出事的,所以他先慢慢看,如果后期出现偏差,再进行更改就行。
如果一口气要打死国新,在这个年代有点困难。
外资进入内地,许多地方大佬都会关照,就怕引起外资的害怕,所以江晓东只能选择坐稳老大,靠着未来饮料产品的优势继续让对方难以生存。
熬到十年后,这些品牌要嘛卖盘走人,要嘛就是自动退出市场。
北方市场渠道销售网的布局是在年后开始的。
朱美月作为负责人,以首都为核心,向北覆盖三省,向南覆盖中部地区。
另外以平远为西部网络枢纽,西部各大省份都开始建立销售网络。
从城市内仓库到销售人才,从乡镇级的业务员到地级城市销售代理商,大康最近把盈利的收入全部投入销售渠道网络建设中去。
目前已经要开建开设的仓库和办事处就有五十家之多,这些都是花钱,都得培训,都得要时间。
幸好因为产品并不多,再加上国家大搞地方基建,哪里能通路,哪里就能跑业务。
今年大康全年目标是突破四个亿的销售额。
另外薛满意这群业务人员还通知江晓东,最近五年要想从大康弄钱都没戏了。
大康赚的钱不仅要继续投入接下去的业务发展,还得投资全国各地的建厂需求。
之前是单纯做方便面,未来还得做饮料,新工厂的投入真是十分巨大。
好处就是有一点,可以解决当地就业,所以建厂初期可以和当地市府谈判,一方面得到优惠政策,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拿到低息贷款。
江晓东一瞧好处这么多,终于明白上一世为什么老师傅发展那么迅速了。
去任何一个城市投资办厂都有各种优待,发展能不快才怪了。
当然这也是内地发展的一个特点,只要企业能解决就业,能创造GDP,那就会有扶持政策,帮助企业快速发展。
大康作为方便面一哥,自然是得到地方市府有关部门的信任。
就拿平远省城的新工厂来说,投资一千多万,大康实际只投资了三百万。
剩余的缺口不是赊欠,就是从省城银行贷款,唯一的条件就是必须解决省城多少人口就业,只要满足这一点就能开干。
这么好的政策,简直等于花小钱办大事,快速让企业产量提升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