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_书包族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李逍朱凝云 > 第二百七十九章 雄心壮志为哪般?一颗真心喂了狗!
“就说本官出去视察乡情去了
禄知县是个人精,当场就给出了理由。
新官到任,即便是没有上面开口,也是要给一个下马威的,以便今后管理属下,更别提上面都发话了。
各地知县收到消息,大家都私下互通有无。
因此,没人当这个出头鸟。
而且说句不好听的,即便是这次无法阻挡新政策落地,舍区依旧要成立,那也无所谓.
他们这些知县该当官还是当官。
以后也要管理这些舍区长,现在更是要杀一杀这些秀才的锐气,让他们明白官场的规矩。
作为下属前来到任,也不说提前一日私下拜访。
显然是不明白官场上的规矩。
或者是根本不把他这个知县放在眼里。记住网址
“大人.”
衙役小声道:“那五十个舍区长,身边还跟着一百五十士兵.”
显然,这个衙役是有些担心,这些人会不会闹事。
“哼,那又如何?”
禄知县不屑道:“他们突然造访,本官不在府衙不是很正常,难道还能把我们怎么样?敢造反不成?他们若是敢率兵意图不轨,那可太好了,本官立刻上表朝廷,将这些人打入大牢
“是,小人这就去办
衙役拱手,随后退了出去。
“禄知县的态度,我们都有目共睹了!”
“这才是我们为民做主的好知县啊
“几个破舍区长,十三品的小官,让他们等着吧
几个家族的老人,纷纷夸赞。
“晾他们几天,让他们懂懂规矩
禄知县哈哈一笑,“打牌打牌,可别让这群扫兴的人,扫了我们的雅兴.”
如此,搓吊牌的声音再次响起.
江宁县衙外。
于谦以及一帮秀才们耐心等待,心情忐忑而又激动。
然而,衙役走来说的话,却给他们滚烫的心上泼了一盆凉水,凉飕飕的
“抱歉,知县大人下乡视察民情去了
衙役开口道:“要不你们明日再来吧
大家都微微一愣,面面相觑。
不过这些人都是初出茅庐的小菜鸟,根本不清楚什么状况,对方明显是给他们一个下马威,他们倒是当真了。
“知县大人是个好官啊,还亲自下乡视察民情呢
“这也.这也太不巧了那我们是接着等还是.”
“要不.咱们就在这里等吧,晚上之前应该能回?”
秀才们相互商量,有些拿不定主意。
于谦走了过去,拱了拱手道:“这位兄台,请问一下,知县大人什么时候回县衙?”
“这可说不准
那衙役笑道:“我们知县大人爱民如子,常常下乡走访田地,巡视农桑之事,有时候一走就是好几天,晚上就在农户的家里借宿。现在是春季,播种的季节,知县大人还真说不准什么时候回来
闻言,秀才们纷纷点头,心中暗喜,这是跟了一个做实事的知县啊,运气可太好了。
“知县大人爱民如子啊
于谦也是十分敬佩,随后问道:“谢兄台相告,不知可否让我们去县衙里等呢?”
“这个.不太行.”
那衙役急忙道:“你们的身份,得知县大人验过之后才行啊,凭借你们空口白话,小的也不知道是真是假。这个小的做不了主。再说你们两百号人在里面,这也不太合适.”
于谦想了想,的确有些不合适。
两百号人杵在这里,会影响人家日常办公,便拱手道:“行,那我们就在外面等候吧,谢过了
衙役说完,也没多理会,自顾自的回了县衙。
于是大家就站在县衙外面等候。
还好这县衙外面比较空旷,离闹市区比较远,也没什么人,现在天气不冷不热,人站着还不算难受。
大家闲来无事,便聚在一起聊天。
“于谦,咱们这一伙人运气好啊,遇到了个好官
跟于谦关系不错的一名叫刘全的秀才笑道。
而于谦因为在训练的时候当过将领,自然而然的就成了这群人的主心骨。
“的确,咱们运气还算不错
于谦也点头道:“可能是国师大人比较体谅我们,分给了我们一个好地方。这个禄知县能下乡,属实难得,在我老家那边,从没见过知县下乡
其他人也纷纷赞同。
就如此。
大家从中午,一直等到了傍晚。
期间肚子饿,为了防止错过知县回来,于谦两拨人错开站岗,分别去街上找饭馆吃饭。
若是发现知县回来,等待的人及时通知吃饭的人过来。
在这小县城吃饭也不贵,大家为了节省时间,都是随便找一街上的摊位,吃碗阳春面就匆匆回县衙门口等着。
渐渐地,太阳落山,也没看到人。
“奇怪.”一个秀才纳闷道:“怎么一整天都没看到有人进县衙办事啊?”
说到这,其他人也觉得有些奇怪。
不过,另外有一个秀才解释道:“现在是春季,正是农忙,哪有人办事伸冤,再说了,平白无故的哪有这么多冤屈
众人纷纷点头觉得有理。
随着天越来越黑,县衙的人陆陆续续离去,随后县衙大门都关上了。
于谦建议道:“大家伙,看样子今天这知县大人怕是回不来了,我们赶紧找客栈投宿去吧,否则晚了怕是要露宿街头了
众人纷纷同意,随后找了几家靠的比较近的客栈投宿,并约定明日在县衙门口集合。
也不贵,一间房子一晚上只要几十个铜板即可。
第二天一大早。
大家起床之后,就在这县城里面吃了些早点,在县衙门口集合,询问之后,知道知县大人还没回来,便继续等待。
他们哪里知道,就在他们苦苦等待之际,那个心中的好官,知县大人正在里面好吃好喝,还有几个夫人陪伴,整日不是打吊牌,就是睡美人.
很快,又到了中午。
于谦跟几个秀才轮班出来吃饭。
“这面条味道不错啊
秀才刘全一边吃着锅盖面,一边笑着说道。
能来这里当舍区长的,大部分都是北方学子,比较喜欢吃面食,因为南方的学子大多在国考都考的名列前茅,留在了京城。
“这面味道的确不错
于谦也点了点头。
众人有一茬没一茬的聊着,其实内心都比较着急,大家都想早点走马上任开始干正事。
“这样等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国师大人说过时间就是金钱,不能干等,我们也要开始做点事情了
一边吃着,于谦一边拍了拍桌子说道,“这样,等下大家集合商量一下,留下几人等待即可,其他人就在客栈等待,另外大家聚在一起,琢磨一下村企业的事情,如何?”
这个建议,大家都比较赞成。
随后,回了县衙门前,于谦就提出此事,大家都纷纷赞成。
于谦就安排,五十人进行了五组,半天为一轮。
只留下一组十人等待。
其余人等各自回客栈,组成小组进行讨论。
就如此。
于谦一帮人回了客栈。
在房间中,跟自己组的一组九人,展开讨论。
“各位同僚,你说咱们成立舍区后,该在南京这边做什么村企业比较好啊?各抒己见
于谦开了个头说道:“我觉得可以根据各自负责的村子人口数,而决定村企业的大小,量力而行。而且南北有差异,在北平有些创业项目,在南京不一定适合,也要根据情况调整
“我心中早就有想法了,我先说吧
刘全拍了拍胸脯,道:“昨天我在一家饭馆就发现,这酒楼来往的客人,喜欢吃鸭子,特别是那盐水鸭,我昨日吃了一盘,味道不错。这江南水乡,搞养殖应该不错,我是打算带领村民们搞养殖业,就养鸭子。这鸭子肉能卖给市集,供给酒楼,鸭蛋能制成咸鸭蛋和皮蛋,鸭子的羽毛可以卖给北平的羽绒服厂,一身都是宝,定然致富。大规模饲养,能将鸭子的价格打下来
于谦点了点头:“不错不错,养殖业是个好项目,配合北平的规模养殖方法和好的鸭种,带村民过好日子没问题。不过刘兄,养殖之前,记得去北平请个养鸭的熟手过来指点
刘全笑着拱手:“谢于谦兄提醒,我记住了
“哈哈,刘兄负责将鸭子的价格打下来,那我就负责将鸡蛋和鸡肉的价格打下来
另外一名秀才笑道:“我打算带村民养鸡,养鸡不分南北,无论何地都有人吃鸡,特别是鸡蛋,那可是每日都要消耗的,产量上来,价格就下去了,让南京城的百姓们天天都吃得起鸡蛋
此言一出,大家都是纷纷鼓掌赞成。
别说在古代了,在未来,批量养殖出现之前,鸡蛋都不是个便宜货,只有偶尔才能吃一吃的。
百姓家里鸡孵的蛋大多数都舍不得吃,而是拿去市集换钱。
一个秀才道:“我听说我那个村的村民比较少,就五十来人,就不搞大规模的了。我打算搞大棚种植蘑菇,就是咱们上次在北平参观的那个蘑菇作坊,一个棚能产四千棒的蘑菇,先带着村民们脱贫,然后发展人口,让大家有钱了,多娶媳妇,多生崽
此言一出,大家都是哈哈大笑。
没啥问题,发展人口也是国师说过的话,算政绩,有人才有一切嘛。
随后,大家都热烈的开展讨论。
都是根据自己的管辖村人口作打算。
创业项目也是千奇百怪,但大体都是农业创业项目,也符合了朱元璋所言的农业为本。
除了养鸡养鸭等常规项目之外,还有稻田养虾、竹编工艺作坊、大棚种植经济作物、种草莓、种茶树、豆制品加工厂、辣椒加工、食用油、米酒、腌制产品等等。
大家也根本不担心会亏本,因为国师说过,他会主动刺激经济,放水进来,让他们放心大胆的干,到时候消费就会滚动起来,北平就是成功的案例。
“嗯不错,这个可以.嗯.”
于谦将每一个人的想法都纪录在纸上。
有人好奇问道:“于谦兄台,你怎么将大家的项目都写下来了?”
于谦笑着解释道:“有些项目市场吃得下,比如这养鸡养鸭的,人们可以天天吃吃鸡吃鸭,消耗量大。但比如这种植蘑菇,搞加工的这种项目,百姓们不可能天天吃蘑菇吧?咱们就要考虑市场容量,只能让三家人搞这个,不然大家都赚不到钱
“于谦兄台大才啊
大家纷纷赞不绝口:“看来年前三个月,于谦兄台在那官员培训学院,学的很是透彻,学以致用。难怪那曹国公的千金,看上了我们家于谦
“吁”
大家都传来起哄的声音。
毕竟还是年轻,搞得于谦满脸通红,跟关公似的。
“好了好了,别拿于谦打趣了
刘秀将大家给推开,给于谦解围,随后道:“对了于谦兄弟,大家都说了创业项目,你的还没说啊
于谦摇了摇头,道:“我负责的汤家村是个大村子,暂时还没想好”
其实,于谦哪里是没想好,而是已经有人帮他想了。
李逍走之前,私下给他安排了一个特别的任务。
李逍告诉他,汤家村所处的那大山,就是一个大大的宝藏,那就是一大磷矿山脉。
让他想办法,让村民们都迁下山居住,开采这磷矿山。
在这里再造一间化肥厂,能诞生几万个工作岗位。
只有建造了化肥厂,就能吸纳整个南直隶,无数佃户和百姓前去打工谋生。
一想到这个事情,于谦的脑袋就疼
似乎自己的任务,比所有人都难啊.
一根难啃的骨头!
就这样,大家各种讨论。
从创业项目,到实施过程,计划等等都进行了推演。
然而五天过去,大家讨论的已经非常完善了。
问题是他们到现在还没见到知县大人的人影。
第六日,大家又开展了新一轮的讨论。
突然,一名秀才怒气冲冲的冲了进来,喊道:“糟了兄弟们!咱们可能被那个狗屁知县大人给忽悠了,方才我吃饭的时候,特意拉着几个进城的农户询问.你们猜怎么着?”
大家都是心中一惊,于谦急忙起身问道:“怎么?”
那秀才气愤道:“可恶,那农户说,这个知县十年来从来都没下过乡,还说我在说笑话,是天方夜谭。于是,我又问了几个从乡下来市集卖菜的菜农询问,得到的结果都是一样!咱们都被那个知县给骗了,他分明就是故意晾着我们!”
话音落下。
屋内的几十个秀才们都呆若木鸡。
第一次出门做官,就被人戏耍,大家都被别人当成傻子忽悠,而他们还十分相信知县就是一个好官.
有种被渣女欺骗的感觉。
把真心喂了狗,不过如此。
整个房间,
顿时静悄悄的。
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彻底沉默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