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母是真的憋屈,就没见过这样的。
不过平时,大哥那一家,虽然对他们家不好,但是也不是特别欺负。
无非就是借个小钱,不给了,或者拿个什么东西不还了。
以及就是让宋父去帮忙干农活,也没别的现象。
除非是大事,比如他们家盖房子,导致缺少资金,直接找他们家要两百,都好几年了。
现在也从来没说还钱过,宋父也不敢去要。
宋母也知道这钱几乎要不回来了,也不准备在要了。
但是现在都被人家欺负上门了,这怎么能行。
梁书函看着宋母生气的样子,心里也是好笑,温和笑道:“阿姨,如果您觉得在村子里住不惯。”
“不想看到他们,我觉得,您直接去市里找文清吧。”
“在市里,不用在面对这些亲戚了,而且生活也会很好的。”
她只是卖给宋母个面子,这可是宋文清的亲生母亲,想和好,必须让这位老太太高兴自己。
宋母也是一脸苦笑:“我这去市里,不是给小清招惹麻烦么。”
“他工作那么忙,连个家都没呢。”
没家?梁书函愣了下,据她所知,宋文清可是有家啊。
还是花大价钱买的老洋房呢,怎么会没家呢。
宋父在旁边不高兴的冷哼:“他是瞎忙,倒腾个什么狗屁家具厂,就是找一堆的木匠乱折腾。”
“又说赔钱了,就不是那块料,好好的去单位上个班多好,就像是书函这样的,去好单位里面工作,多有体面,也多有面子。”
这话,更是让梁书函惊讶,宋文清家具厂她知道。
据她所知,家具厂可是赚钱不少呢,平时能接不少的大单子。
怎么会说乱折腾?要说以前,她是真的看不上宋文清的家具厂。
也是觉得宋文清开始集结一帮的木匠工匠,简直就是丢人丢到家了。
堂堂名牌大学的学生,竟然做这种事,她都觉得丢人。
还觉得宋文清就是烂泥糊不上墙,没一点的出息,不愧是村子里出来的。
多好的机会不进单位,以宋文清在学校的表现,以及还有专业学业的成绩,还有老师们对他的喜欢程度。
他只要是回到学校,随便找老师说说,开个证明,足够进省城好单位的。
本来梁书函的父亲是想让他回来顺阳,按照梁洪军的计划,来顺阳当工具人,听从指挥。
当时宋文清觉得这样更好,距离老家近,上面还有个市长岳父。
有人保驾护航,发展一定更好,自然是高兴了,屁颠颠的跟着梁书函回来定亲了。
不然宋文清可以实习之后直接留在省城不用回来了。
但是现在梁书函可不会看不起他的家具厂了。
因为这家具厂是真的赚钱了,还不少呢,她其实都羡慕。
比她的资金都多得多,但是宋父说的家具厂没出息,更是赔钱,这从何说起?
她疑惑的问;“文清不是有家么,在市里都买过院子了,还不错呢。”
旁边杨雨红也没多想,解释道:“文清买的院子,翻盖了。”
“年前都开始让盖了,但是现在还没好呢,等到五月份才可以装修,大概七八月才可以入住。”
翻盖了?梁书函诧异的看她一眼。
她怎么不记得翻盖了,那地方可是市中心,位置很好,距离单位并不算远。
其实梁书函有时候路过都会多看两眼,她都是羡慕。
这老洋房看着不错,距离单位也这么近,她都是觉得如果自己住这里也不错。
最起码比她们家舒坦多了。
别看外面都说,市长多厉害,其实那些单位里的,现在都住在大院里呢。
大院里的老家属楼,梁书函早都住烦了。
而且父亲也没什么钱,全指望正常工资。
也就是江月荣经常拿着别人送的各种礼品去换钱,还是能多不少资金。
可是和真正靠着赚大钱的那些商人比,还相差很多的。
都说家属楼快拆了,以及单位迁移了,但是到了现在都还没动静呢。
梁书函都羡慕的很,可是她记得前两天还见了呢,怎么没翻盖?
她下意识的问:“杨雨红,你是不是没去看过呢?”
“我去看过。”杨雨红还发呆呢:“刚开始盖的时候,我都亲眼去看了,大概也就是十一月的时候。”
十一月?梁书函皱眉,自己对宋文清了解的不全面?
她非常的谨慎小心,关于宋文清的任何事情都不想放过。
马上询问,地址是哪里。
她不会主动说出来自己知道的消息,只会问杨雨红自己不知道的消息。
当杨雨红说出来地址,梁书函心中了然。
原来如此,看来这是宋文清这个混蛋,弄的两处院子,那个老洋房专门给那位漂亮的医生住的。
虽然后来听医生说,他们俩散伙了,应该已经分手了。
但是这个杨雨红竟然还不知道老洋房的存在,这就有意思多了。
在询问下,根据杨雨红说的,平时都是住在厂子里,吃住都是厂子里面解决。
梁书函了然,看来宋文清没准备让她知道老洋房,也就是说,宋文清那个混蛋,把老洋房是准备安排别的女人呢。
梁书函漂亮的眼里,一股的讽刺,又是一股的鄙视,同时还有笑意。
觉得如果宋文清外面在有个女人,在加上这个傻女人,算是脚踩两只船了。
虽然现在脚踩两只船,没一点屁事。
她就算是宣传出去,无非是徒增笑料,最多是俩女人闹起来。
给宋文清增加一些生活麻烦,根本没什么损失。
但是这也算是梁书函的一点了解,从这方面入手,或许能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
至于宋父,他对梁书函不断说好话,就是想掩盖宋文清在老家的粗鲁所为。
梁书函也不知道他这样做,到底什么意思,干脆也懒得去猜了。
还是对宋父笑道:“叔叔放心,文清这,也就是被气到了,其实也不怪他嘛,在说了,和亲戚们闹点矛盾,本来不算多大的事,我回市里,帮三叔家的安排个工作,就算是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