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雨红现在就是把自己代入进了儿媳妇的角色里。
而且她也是最喜欢这个未来的婆婆了,看着她受到委屈,还在那伤心,心里也非常的不好受。
主动过去安慰,让她不要操心,文清去镇子上卫生院了,现在也是正在生气呢,闹脾气呢,等到回来就好了。
但是母亲还是叹气的擦了擦脸上的泪痕:“小清以前很听话的,从来不惹事,但是这次怎么就这样了呢。”
“甚至还是直接要和宋文魁打架,宋文魁是什么呀,那就是村子里经常打架的人,他好端端的招惹这么个厉害的人物做什么呀。”
“更是还有宋文贵也在,我当时呀,看见宋文贵举着凳子要砸小清,都吓死我了,哎,小清好好的,怎么就现在脾气这么倔了呢,连他爸的话都不听了,还嚷嚷非要报警去,你就算是报警了能怎么着?”
“都是姓宋的,都是堂兄弟,一个村的,人家警察怎么会管呢,但是他要是去报警了,还不是在被宋文魁那个混性子的人给报复一顿?到时候又是挨打,他怎么就不听劝啊。”
母亲是在那啰嗦了一大堆,各种的担忧都说了出来。
在她的想法里,这就是家里自家人打个架,还一个村子里呢,你非要犟什么呀,让让他不就过去了。
毕竟村子里的观念,堂兄弟和亲兄弟都差不多的,这一家人的打架,人家警察怎么可能会管呢。
但是以宋文魁那个混子的性格,铁定还会报复宋文清,她更是担忧的很。
杨雨红听她这么一说,同样打了个机灵,她也是这样认为的。
毕竟她其实去市里之前,也都是一直的在村子里,就没出过村子。
也几乎没去过几次镇子上,同样是思想守旧,虽然她刚才被宋文清那样怒吼甚至还骂她推她,更是还责怪她。
但是杨雨红在埋怨宋文清,也不想让他在惹事了。
而且想到刚才,宋文魁他们哥俩,那样打宋文清,心里都害怕的很。
这可怎么办啊?她是着急了,恨不得现在都去镇子上找宋文清去,好好守护在宋文清身边,可不能在让他惹事挨打了。
她这一紧张,忍不住的问:“大娘,那怎么办呀,可不能让宋文魁在打文清了呀。”
“而且如果他们哥俩下次一起的话,文清更吃亏呀。”
“甚至,甚至,宋文魁在喊一帮人,那文清他更是遭罪了呀。”
她是真的害怕了,都六神无主了,打小就经常看见宋文魁跟着村子里一帮的混混鬼混。
也经常在村子里打架,一般的孩子都怕他们呢。
这也是说的大娘害怕,大娘深吸口气,琢磨道:“不行,不能在让他们找文清麻烦了。”
“还是让你二伯去找你大伯说说,哪怕是赔礼道歉呢,也不能在这样了,不管怎么说,那是文清亲大伯呢,不能不管吧。”
杨雨红一听这话,立刻觉得靠谱了,只要是大伯那边要求儿子别找麻烦了,相信宋文魁也就不会在闹了。
只是大娘还担忧:“可是文清现在脾气这么倔,一点都不听我和他爸的,就看今天的架势,丝毫都不听劝,让他去赔礼道歉,估计更不可能了。”
说白了,还是宋文清今天突然的态度脾气转变,让父母都是无法接受。
父亲是觉得自己的父亲威严地位被一个从小就知道听话的儿子给严重挑衅了。
而一直都是不敢惹事,胆小的母亲,也是怕儿子吃亏。
吃亏是福,在他们心里早都已经印上的死死的了。
杨雨红同样担忧,宋文清现在别说听她的劝了,只看他临走时的态度,都恨着自己呢。
不过她有自信,就因为他们从小一起长大的,而且自己也是他的女人,还是能劝得住的。
安慰道:“大娘,文清那边我去劝吧,他还是能听我的呢。”
杨雨红就想好了,如果宋文清在发火,她无论如何都必须强行拽着他,不能在让他闹事了。
一定让他听自己的。
母亲看看她,听见这话,眼中流漏出来欣慰:“雨红,那就靠你去劝劝他了。”
“让他知道,这是在老家,不是在外面,有些事就要好好忍忍,千万不能在由着性子来了。”
“我和他爸的话,他是一点都不听了。”
她们俩女人,在外面已经差不多商量好接下来怎么办了。
这个时候,屋子里的父亲喊:“老婆子,你进来下。”
母亲疑惑,也是没多想,去往屋子里去。
杨雨红也紧跟着她进去,现在宋文清不在,她最信任的就是大娘了。
充当小媳妇,小跟班的角色跟着她进屋。
屋里面,宋文生满脸笑呵呵的,旁边是他的弟弟宋文俊翘着二郎腿,不断的磕着瓜子,往地上丢着垃圾。
边上是两个女人有说有笑的,还吃着宋文清让带回来的巧克力。
父亲在主位上坐着,看见她进来就马上道:“家里钱呢,先拿出来一千。”
“啊?”母亲愣了下:“一千?这么多,做什么?”
父亲看向宋文生,解释道:“文生说,今年想盖房子,现在缺钱,先借我们一些用用。”
母亲看向宋文生,她是没想到,竟然这个时候借钱。
宋文生笑呵呵的道:“二大娘,我们家,现在和老三,还有我爸妈不是一直住着一个院子么,太不方便了。”
“正好,准备今年新盖房呢,但是钱不够嘛。”
母亲有些皱眉,她虽然是也在乎亲戚,但是这开口一千,挺多的呀。
也不想拿,有些苦笑的道:“家里哪有那么多钱呀。”
“不应该呀。”宋文生马上道:“刚才文清可是说呢,他在市里的家具厂,那都是好几千好几千的生意,这都春节回来了,难道一千都没么?”
“二伯,我们这可是盖房子呢,不是做别的,那你可是亲二伯,不能不管呀。”
就连宋文俊这吊儿郎当的样子就马上道:“就是呀,二伯,当初我大伯家盖房,你都给了两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