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清从里面筛选了一堆,专门把他们给分类之后,把一些没用的,全部给推一边去。
大部分都是劳动勋章,或者说是奖励勋章。
但是有荣誉勋章,还有爱国勋章,以及还有什么纪念勋章,都被宋文清给拉了出来。
一共才三十多个。
宋文清道:“老板,这些勋章我收,别的不要了,只这些什么价?”
老板看了看老板娘,又想了想问:“兄弟,你说个价?”
宋文清拿着一个看了看,纯铜的,这些在后世,最低上千回收呢。
这些大部分都是十几年前的东西,也好久没有发这些东西了。
他想了想:“五毛一个?”
老板刚想同意,毕竟这些东西,收回来并不会值钱。
但是被老板娘马上打断道:“兄弟,五毛一个?太便宜了吧,这些可是纯铜的。”
“就算是按照铜价格卖,一斤也不便宜的,五毛,我们还不够收上来的价格呢。”
宋文清立刻就知道这老板娘想多要钱了。
他也不吝啬,毕竟现在不缺这点钱,但是这些勋章,只要是等到以后,绝对能卖不少钱呢。
现在这个时候,的确是没什么人愿意买,甚至都按照废品处理了。
毕竟都以前的玩意,除了老人,估计还有些怀念的会储存一些,年轻人谁看得上这些东西啊。
宋文清想了想道:“这样吧,老板娘,你说个价。”
老板娘倒是没着急开价,只是笑眯眯的问:“兄弟,能问下,你买这些东西做什么么?”
“难道是哪里回手?”
听老板娘这么一说,老板也是两眼发亮。
宋文清摆摆手:“没哪里回手,我这买回去,我自己收藏的。”
自己收藏?这让老板还有老板娘,以及另外俩人都惊讶。
宋文清笑道:“老板,你们可能不认识我,没见过我,但是我说我的店,你们肯定知道。”
“港岛家具城,知道吧?”
“港岛家具城?”老板嘿嘿笑道:“当然知道了,市中心那一家家具城嘛,里面家具真是漂亮,兄弟,我说实话,还真是想去买一套呢,但是价格太贵了。”
倒是老板娘笑道:“兄弟,你是家具城的老板?”
“是我。”宋文清直接同意:“那就是我的店,而且我还是自己的家具厂。”
“所以,我收这东西,就是自己收藏,而且不但是收这些,还收老家具,只要是你们在外面遇见送家具的都应该知道。”
还别说,他们真的知道,毕竟他们收破烂的,也经常遇见宋文清厂子里的人送家具。
只是他们只回收一些老家具,还是那种带着雕刻,好木头的家具,还不能破烂破损的。
这倒是和他们并没有什么冲突,不然他们几乎算是快同行了。
一说这个,他们夫妻俩倒是热情了,毕竟宋文清这不可能说谎。
也没必要,就算是宋文清扯大旗,也骗不了他们什么。
倒是老板奇怪的问:“兄弟,我们的确是遇见过你的人回收老家具,可是你现在又回收这些勋章,有什么用?”
宋文清笑道:“其实,没什么用处。”
“主要是,我这准备拉到南方去,比如鹏城,羊城,那边有老外了,或者说是其他的大老板了。”
“有些人怀旧了之类的,在出售给他们。”
“当然,像是金陵,或者说是魔都那边,都是可以出售的。”
让老板和老板娘更惊讶了,老板娘震惊的很:“你这生意,做那么远呢?”
“这也不算多远。”宋文清满嘴胡说的道:“也就是几个月跟着车队去一趟。”
“那边有店面,然后等到那边出售,我这边回收一些老物件,当然了,是有价值的老物件。”
反正他们俩也不可能和南边联系上。
就算是他们俩想跑南边去,真的去了之后,拿着这些东西过去询问,百分百那边没人回收。
毕竟这种勋章都是全国性质的,南边也不少百姓家里有这东西。
而且只路费都不便宜,毕竟拉着这么多的东西去卖,运费他们估计都心疼。
老板娘对生意上很积极,主动问:“兄弟,你在那边能卖多少钱?”
“这?”宋文清苦笑:“没几个钱,像这勋章,也就是一块两块的,而且好多天,估计能遇见一个真正想要的客户。”
“毕竟这种勋章到处都是,只是有些人正好想要了,凑巧过去看看,看见了喜欢了,买一个。”
“其实这都是顺带的,我主要的出售物品,就是新家具,还有我自己服装厂里产的服装。”
这下,更是让他们两口子惊讶了,这个年轻人,竟然还有个服装厂。
但是他们也觉得宋文清说的不错,这种勋章的确是到处都是,不可能真的有人高价回收。
不然他们也不会不知道,平时都是当做废铁,以及废铜,全部处理给上家了。
确定之后,老板娘想了想道:“这样吧兄弟,这种铜的,我们一块钱一个,如何?”
老板听见一块钱一个,下意识的紧张了。
不过看着桌子上被宋文清给看过的一片,大概几十个,也就是几十块钱,又没兴趣了。
而宋文清想了想,略微点头:“行,一块钱一个,我收了,正好当做个添头。”
“对了,你们这有那种老瓷器么,或者说是摆件,老物件,当然建国后的不要,只要民国的和以前的。”
“这个有。”老板娘笑道:“还不少呢,兄弟,要不这样,我带你过去亲自看看。”
她是大大方方的站起来,要带着宋文清出去看。
就连老板也站起来,跟着一起过去看,宋文清心里乐了,如果有好东西,那更好了。
看来自己来找废品站,还真是找对人了,毕竟这种东西,还真是废品站最多了。
现在百姓们还意识不到这些东西的好处,毕竟大部分都民国的东西,就算是放在现在,也根本没什么人在意。
因为实在是不值钱,很多的老家里,特别是老人,手里都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