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将军暂且稍待,容孤给你细细说来。”
曹丕神色镇定,并没有太多慌张。
敢口出狂言,说出这番话,证明他已是早有准备。
至少有了一套合理的解释。
“哼!”
王烈怒哼一声,还有些愤愤不平。
“你且说,若是说不通,你的脑袋就要搬家了!”
“呵呵。。。”
曹丕轻笑笑,缓和尴尬。
“敢问王将军,辽东之地有多少人?”
“这。。。”
王烈一愣,没有想到会如此询问。
问有多少人,到底是什么意思?
想了片刻,王烈没能想明白,只能含糊的回答一下。
“大约。。。大约。。。五六十万吧。”
声音虚弱,含糊其辞,一看就是掺杂了不少水分。
对此,曹丕心知肚明。
在黄巾之乱以前,整个幽州才有多少人?
若仅仅辽东之地就有五六十万人,岂会怕了异族入侵?
也就是天下大乱,中原,河北前往辽东逃难的变多了。
这才让这么有了一副乐土的现象。
可即便如此,也不可能有如此多的人。
“王将军,孤听说公孙太守麾下有兵马五万余,不知是否如此?”
王烈重重的点了点头,脸上顿时露出了得意之色。
“当然,五万精兵,所向睥睨!”
“呵呵,只是供养这五万精兵,也挺艰辛的吧?”
“这。。。”
王烈又是一滞。
何止是艰辛,简直是艰难。
先不说辽东根本就没有那么多人,就算是有,养活近乎十分之一的军队,也完全属于穷兵黩武。
辽东之地看似一片祥和,安定,可摆脱不了一个词。
苦寒。
原本人口就不足,苦寒又带来了极低的粮食产量。
让养活这群士兵极为艰难。
公孙康为何要四处征战,四处掠夺?
也是无奈,养活麾下的大军罢了。
攻打高句丽,尽掳其众为奴隶,带回辽东种地。
奴隶种地是不需要支付报酬的,公孙康可以完全收获粮食。
即便如此,也只是勉强养活了这群兵马。
虽不说每日战战栗栗,也时常为粮食发愁。
五万大军听起来极为痛快,可真正的心酸,谁又能知晓?
王烈甩了甩头,摒弃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
心中暗暗告诉自己,决不能被曹丕带偏,否则一定会成为耻辱!
“艰不艰辛与你何干?有话快说,有屁快放!”
曹丕嘴角上扬,王烈的急躁让他更为得意。
“王将军息怒,孤并非无的放矢。”
“兵法云,十人一兵,视为穷兵黩武,因此辽东之地必然也有着难言之隐。”
“当然解决这个问题,也非常容易。”
“哦?”
王烈瞬间就来了兴趣。
“如何解决?”
可问出后,王烈就后悔了,这不是不打自招吗?
“呵呵,只需要拿下整个幽州,将五万精兵的压力分散到整个幽州即可。”
“届时,公孙太守甚至可以继续扩军!”
听了这话,王烈勃勃的兴致消散大半。
更是在心中暗骂自己愚蠢,竟然对曹丕有了期望。
“本将当是什么呢,原来是馊主意!”
“幽州要是那么好攻取,还用得着你说吗?”
“之前有你的死鬼父亲曹操,挡着太守不能西进,田豫贼子极为可恶,在险要之处暗藏兵马,用心歹毒!”
“如今曹操是没了,可又来了一个更强大的刘璋。听说田豫这厮一点骨气都没有,卑躬屈膝的向刘璋投降,整个幽州都贡献了!”
“不错!”
提到田豫,曹丕也是气不打一处来。
“这田豫极为无耻,根本没有人臣之本分!先王如此器重他,委任幽州之事,可他却望风而降,实在是耻辱!”
如果不是田豫,曹丕三人也不会这么惨。
“行了行了。”
王烈不耐烦的甩甩手,他没心思听曹丕抱怨。
“之前都拿不下幽州,如今怎么拿下?”
“听说曹操几十万大军都败了?”
“哎!”
曹丕轻叹一声,这个事实也是他无法抹去的真相。
“先王战败,已是无争的事实,河北沦陷落入刘璋之手,辽东也危在旦夕。”
“孤等兄弟三人前来,正是为了联合公孙太守,对抗刘璋,不让他的野心得逞!”
“等到击败刘璋,幽州之地自然给公孙太守双手奉上!”
“击败刘璋?”
王烈不屑的轻哼,并没有被幽州之地所迷惑。
击败刘璋四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何其难?
说是难如登天也绝不为过!
如果刘璋那么容易击败,大汉这么多州又怎么会全都落入刘璋之手?
“你若真有这么强的能力,何不帮助曹操击败刘璋?”
“几十万大军尚且全军覆没,五万大军又能如何?”
“难道你的意思是曹操的几十万大军,比不过我们辽东的五万大军吗?”
“这。。。呵呵。。。”
曹丕搪塞了一句,没有正面回答。
这是个送命题,怎么答都不行。
若是承认,那就是贬低曹操。身为人子却对先父不敬,是为不孝。
若不否认,那就更不用说了。
辽东士兵比不上曹操,那还怎么与汉军对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