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关于匈奴前途的讨论,就此不欢而散。
刘豹不仅没能说服呼厨泉,反而遭到的呼厨泉的忌惮。
数日后,呼厨泉父子再次邀请刘豹,并提出了一个想法。
鉴于目前的形势,匈奴应当恢复之前的制度。
即重新设立王庭,效仿汉人手段布置左右贤王部落,共同拱卫王庭!
由左贤王刘豹率部西迁,至靠近西套平原的地区,负责抵御秦国大军。
由右贤王去卑率部东进,至靠近前套地区防备魏国。
单于呼厨泉则在后套平原中部建立王庭,带领所有子民和奴隶。
同时,由王庭负责供应左右贤王部粮草,左右贤王只负责守备工作即可!
这个提议,立刻遭到了刘豹的反对。
奴隶送人也就罢了,连麾下子民也要收走?
连最为重要的粮食都要收归王庭管理!
这相当于掐住了刘豹的脖子。
什么时候看左贤王不顺眼,只需动动手腕,就可以轻易将其掐死!
不过刘豹并不像去卑一样冲动的大吼大叫,而是冷静且平和的予以反对。
明明自己是左贤王,将来要继承单于之位,凭什么由他去抵御秦国?
自从河东战败后,匈奴人完全退出西套,就是为了给秦国示好。
主动将西套拿出来作为缓冲地带,希望刘璋能够看到匈奴人的诚意。
如今没有任何征兆,突然兴兵靠近,岂不是故意挑起两者之间的矛盾?
知道的是为了自保,不知道的还以为要兴兵大战了。
对于匈奴来说,秦国是庞然大物。
但是对于秦国来说,匈奴就是小虾米,随时捏死!
刘豹坚定的认为,突然移兵无异于送死。
此话一出,再次遭到了去呗的嘲讽。
刘豹毫不在意,反而利用去卑的自大,顺势将西进的任务交给他。
你不是不怕吗?
可以,你去!
去卑顿时语塞。
将刘豹赶走,是父子二人商定的结果,岂能更改?
呼厨泉连忙出来打圆场,并表示希望刘豹听从指挥。
对此,刘豹自然是百般不愿。
一旦答应,不单单是将单于之位拱手相让,连性命都无法得到保证。
总之刘豹就一句话,不答应。
若是非要答应,也行。
让去卑去防备秦国,他去防备魏国。
场面再度僵持,谁也拿不下谁。
就连单于呼厨泉也无可奈何。
匈奴的制度是类似于联盟性质。
各有各的部落,联合在一起,组成匈奴,联合部落的首领是单于。
因此,刘豹麾下,有死忠于他的部落子民。
这个数量还不少,几乎占据南匈奴总体量的三分之一!
因此不到万不得已,不被逼到绝路之上,呼厨泉才不会想着强行动武。
没了左贤王这一脉,南匈奴离着灭亡算是越来越近了!
就在这时,去卑突然大怒。
斥责刘豹还有脸去防备魏国!
河东郡让无数匈奴勇士抛尸荒野,都是刘豹一人的责任,怎么好意思去面对这些人?
听到这话,刘豹气就不打一处来。
河东之败,能算作他一人的责任吗?
反倒是匈奴内部将这个责任全都归罪于他。
但,这不都是去卑的功劳吗?
若不是去卑大肆宣传,明里暗里推波助澜,怎么会出现这种舆论?
这时刘豹突然醒悟,一味的忍让,根本不会让去卑收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