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欢并不避讳:“有怀疑,但是没有凭证。”
那扎一诺眨眨眸子:“我也有一个怀疑的人选,不知道咱们两人是否不谋而合?”
清欢问:“是谁?”
那扎一诺缓缓吐唇:“贵国的皓王妃!”
清欢袖子里的手忍不住紧了紧:“何以见得?”
“上次漠北俘虏被杀,你曾跟我说起过,将蛊虫带进牢房的是冷清骄。而那天唯一近距离接触过冷清骄的人是冷清瑶跟前的婆子。”
“你怀疑是皓王妃利用那个婆子做下的手脚?”
“否则她为什么那么着急命人杀了另一个狱卒顶罪?为什么着急将婆子打发走?不就是害怕你追查吗?”
“有证据吗?”
“你说的是怀疑,当然没有证据,不能确定。至于是不是,你自己查。”
清欢略有失望:“你曾经与她交过手,虽然看不清五官,但是行为举止与声音,就真的辨认不出来吗?”
“她使用的是假嗓音,刻意改变了声音。唯一有印象的,只有她的手,纤纤弱弱,所以我第一个才会联想起体弱多病的皓王妃。
记得以前在圣女教的时候,就听里面教众说起过,一些阴邪之术,诸如借命改命之类,修习起来容易走火入魔,而且会遭受致命反噬,所以我才打了退堂鼓。皓王妃如此年轻,身体却这么差,没准儿就是修炼阴邪之术的原因。
但是,我很难将她一个大家闺秀与圣女教联系在一起,所以一直觉得困惑。”
清欢微微一笑:“我命人查过,皓王妃自幼就是在巴蜀一代长大,及笄之后方才回到上京。而且后来谙达王子中了蛊虫,我们也都忽略了一点,谙达王子进京之后,一直都是皓王在负责招待,想要提前下蛊,应当是轻而易举。”
“那就八九不离十了。”那扎一诺点头:“不过,怀疑归怀疑,这些她都可以有充分的理由来反驳,你没有确凿的证据,压根不能奈何她。而且同室操戈这是帝王大忌,你若是敢在皇帝跟前妄言,等同诬陷,必然弄巧成拙,吃罪的不是她,而是你。”
谁说不是呢?这正是清欢最为为难的。
不论是二皇叔与琳妃的旧情,还是关于皓王妃的身份,疑点虽多,但都是自己的妄自揣测,一星半点有说服力的证据也没有。
冒失地揭穿,到时候必然被反咬一口。而且打草惊蛇之后,想要将二皇叔的余孽一网打尽,那就更难了。
自己需要一个突破口。
当天,轩王率领的大军,就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天一道长坐在马车里,使得这支作战的队伍多少有点不伦不类。
文武百官都以为皇帝老爷子糊涂了,竟然派一个不懂带兵打仗的轩王前往南诏。他们却不知道,轩王背后,隐藏着两个王者相助。
一个,是将势力安插进了南诏的齐景云。
齐景云这些年里的成就有目共睹,皇帝老爷子也表示十分地欣赏,这次破格重用,给了齐景云一个将功赎罪的好机会。
南诏的局势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南诏王叔煽动起这场战争,肯定会趁火打劫,有所行动。
齐景云前往南诏,将会按照皇帝老爷子的密旨见机行事,推动南诏局势的恶化,使得南诏内部争斗更加激烈,乱了阵脚。
一个被势力分裂的南诏军队,军心不齐,再加上内忧内患,轩王攻克成功的几率就多了一半。
更何况,他身边还有另一个强者,就是熟知南诏内部机密,对对手了如指掌,精通作战的那扎一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