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上的这些壁画,画风略微有些诡异。
但诡异之处并不在于这上面有什么恐怖的东西,而是一群身穿古代服饰的人,却像现代科学家一样,在做着科学研究。
而这些人身穿的服饰,像是战国时期的服饰。
之前为了更多地了解墨家,我翻阅过不少战国时期的书籍,对战国时期的一些人文风貌有着一定粗浅的了解。
而在其中一幅壁画上,这么写道:“力,刑之所奋也,力,重之谓,下与重,奋也。”
这句话其实出自于《墨经上篇》。
大致的意思就是说: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是物体加速的原因,而物体在受力时,同时又产生了反作用力。
这是墨家始祖,墨子对于‘力’的定义,被称为墨家力学。
而在两千年后,国外的一位物理学家,叫牛顿,他提出了相同的观点,这个观点被称为‘牛顿力学第一定律’。
要不说巧呢。
我记得我在青阳观经阁里面的一本书上看到,墨子和一众门徒苦心钻研多年,才有了墨家力学。
而国外这位物理学家,让苹果砸了一下脑袋,就领悟出了牛顿力学第一定律,还有后面的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
要么,这位物理学家是天选之子,从出生那一刻起就开启了人类最强基因。
要么,牛顿让苹果砸脑袋这故事是假的,是为了掩盖牛顿领悟力学观点的真实原因。
可是科研的过程,本就是一场利国利民,甚至是利于全人类发展的伟大之举,何故要进行掩盖?
我记得我在七爷的书房里面,看到过很多有关我国古代研究天文学的记载,因为我国在古代是农业大国,因此历朝历代都有一个叫‘钦天监’,或者类似于钦天监的部门。
这个部门是干什么的,就是负责观察天象、编制节气、推算历法等,用于指导农业发展。
古代的钦天监,就相当于现在的天文台。
因为有钦天监的存在,我国古代的天文学有着极高极快的发展。
再看国外的天文学,他们有着很多出色,并且十分出名的天文学家。
而且这些天文学家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他们和牛顿一样,一个人领悟了钦天监几百人,甚至几代人才能共同研究出来的东西,而且没有大量的文献资料遗留下来。
除此之外,这些天文学家同时还涉猎其他科研领域,并且在各个领域都有着极高成就,也就是他们一个人的智商,等于我国古代科研人员几百人,甚至几代人所有智商的总和。
其中最出名的一个国外科学家,叫达芬奇,被称为人类史上最伟大的一个人。
这个人堪称神迹,同时精通十七门领域,并且在这十七门领域里面到达巅峰水准,研究出了各种各样的东西。
我在想,这老天爷是不是偏心,竟然让外国人这么牛逼?
这是人类能办到的事吗?我挪动了一下脚步,又接着往下看下一幅壁画。
这一幅壁画上,画的很直观,是一群古代人在研究小孔成像。
而小孔成像在古代是被谁研究出来的,也是墨家研究出来的。
所以这两幅壁画,讲的都是墨家。
我再次挪动脚步,看向第三幅壁画。
这幅壁画,画得就有些抽象,我一时看不明白。
但这幅壁画上,同样也有注解,上面这样写道:“说端,是无同也,说体,若二之一,尺之端也;或不容尺,有穷,莫不容尺,无穷也。”
由于文化水平有限,注解我也看不懂……
但里面有两句话,也就是最后两句话,我曾在墨家书籍里面看到过详细解释。
其中的大致意思就是:墨子将时间称为‘久’,将空间称为‘宇’,认为时间和空间是不可分离的关系,时空既可以是有穷的,也可以是无穷的。
那什么时候是有穷的,什么时候是无穷的,即对于‘整体’来说,时空是无穷的,而对于‘部分’来说,时空则是有穷的。
于是在《墨经》里面又阐述了这样一个观点:宇宙是一个连续的整体,个体或局部都是由这个统一的整体分出来的。整体与个体之间有着必然的有机联系,从这一连续的宇宙观出发,墨子进而建立了关于时空的理论。
而在两千年后,国外又有一种相同的观点诞生,名为相对论。只是墨子的观点,只与相对论的部分观点有重合。
而在相对论的观点里面,如果按照其中的理论,只要当一个人的速度达到一定的时候,人可以穿越回到过去的时间,也就是时光倒流。
当然,这只是理论。
可是在现实当中,就在前不久,我和张戎他们刚刚经历了‘时空错乱’。
这不得不让我细思极恐,我怀疑墨家在两千年以前,是不是就已经发现时空是可以穿梭的?
尤其是我之前从那本书上,看完墨子对于宇宙和时空的详细阐述时,我甚至不敢相信,那竟然是两千年以前的人该有的认知。
而且对于书上的详细解释,我也并没有看懂太多。
就像现在,即便下面还有壁画,我依然看不懂。
看不懂这一幅,我只能去看下一幅。
在下一幅壁画中,场景变得直观起来。
这上面画了一条通道,在这条通道里面,有五个人在行走,这五个人被画得很简单,只是由几个圆圈构成。
而这五个人正走到这条通道的一半,突然掉头开始往回跑,逃离了通道。
看到这儿,我瞳孔放大,冷汗直冒,接着又往下看。
下面,又画了一条一模一样的通道,而这一次,只有一个人前来,这个人走到了通道接近于尽头的位置。
而在尽头的位置,画着一个巨大的圆圈,在这个圆圈里面,写着一个‘无’字。